1、学校概况
河南工业大学是一所以工学为主,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文学和农学等多学科协调进步的多科性大学,是河南重点建设的大学,具备54年办学历史。学校现有51个本科专业,4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47个专业具备硕士学位授与权,拥有食品工程、机械工程、土木与建筑工程与工商管理硕士(MBA)等4个专业学位授与权。省级重点学科25个,9个省级名牌和特点专业,4个国家级特点专业建设点。现有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在校学生24000余人。
2025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出色。
2025年被国家列为博士授与单位立项建设单位,2025年1月河南人民政府与国家粮食局正式共建河南工业大学。
优美的校园环境健全的教学设施
河南工业大学占地总面积2855亩,现在拥有三个校区,分别是嵩山路校区、中原路校区、莲花街校区。其中坐落于郑州中原区的两个老校区共512亩,占地面积为2343亩的莲花街校区座落在郑州高新技术开发区大学城内,是十五期间河南重点建设项目,现在,建筑面积27万平米的莲花街数字化校园已经投入用,现已有13700余名学生入住。学校建有高标准的教学楼和学生公寓,现代化的教学科研设施齐全,老校区整洁高雅、环境宜人,新校区建筑新颖、风格现代,为学生提供了优美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学校拥有一流的计算机中心、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互联网中心和剖析测试中心。建有6个国家、省部级研究中心,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3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还建有物理学、化学、力学、电工电子和机械基础等一批基础学科实验室及食品工程、建筑工程、机电工程、化学工程、生物工程、电商、证券与期货等专业实验室。有各类教学实验中心 25 个。建成河南第一个万兆校园网。配备有大量一流的实验仪器设施,教学科研仪器设施总值2.05亿元。
学校图书馆馆藏中外文图书249万册,电子图书54.5万种,中外文期刊5700多种,被原国内贸易部定为国内贸易部粮油科技情报中心,图书馆建有中国学术期刊文献检索咨询站、中国学术期刊镜像站、外文期刊全文数据库、清华同方、重庆维普、全国出色博士硕士论文文库等26个中外文数据库。为教学、科研和管理提供了先进、丰富的信息资源。
雄厚的师资力量鲜明的学科特点
学校拥有一支结构合理、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学校现有教职工2400多人,专任教师近 1500人,具备硕士、博士学位者1100多人,其中具备博士学位者350多人,学校有双聘院士2人,特聘客座院士3人,省级特聘教授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1人,全国出色教师6人,省、部级出色教师、出色专家、有突出贡献专家等40人,河南学术技术带头人、厅级学术技术带头人、年轻人骨干教师资助计划资助对象、杰出人才革新基金获得者等共200余每人,受聘担任国内重点大学的博士生导师10余人。还聘请了100多名国内外著名大学和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担任兼职教授,按期来校讲学和拓展科学研究。
学校现有本科专业51个和硕士一级学科点4个,硕士点47个。分布在理学、工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文学、农学、医学共8个学科门类,基本形成了以工为主、理工结合、文理渗透、特点鲜明的学科和专业结构,为办好高水平大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学校拥有食品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等5个省级重点一级学科,省级重点学科总数达25个。
不菲的科研实力卓著的学术收获
学校已经形成覆盖整个粮油食品学科范围与化学工程、生物工程、建筑工程、计算机科学、工商管理、经济学、超硬材料等学科的部分范围具备肯定特点的科学研究体系。建有国内最为完整的粮油食品学科专业群,在国内食品工业范围具备非常强的特点和优势;在超硬材料、磨料磨具等专业也具备较强的办学特点并渐渐形成优势。
学校设有粮食储藏与安全工程研究中心、中国粮食物流研究培训中心、国家大豆改良中心精深加工研究所(郑州)、国家粮食局粮油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粮食信息与测试技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谷物转化与借助省级重点实验室等6个国家、省部级科技平台;还设有河南高校超硬材料及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高校超硬材料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河南高校生物质资源化工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等8个河南高校科技平台。是国家火炬计划河南超硬材料产业基地、河南机器人技术要紧研究中心之1、河南高等学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学校作为股东高校之一发起组建了河南大学科技园;学校还有岩土工程研究所、物流研究所等54个校级学术研究机构。
学校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的科研队伍。近四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科研项目92项,承担省部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285项;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62项;主持、参加拟定或修订国际标准、国家标准163项;发表学术论文8644篇,其中被SCI、EI、ISTP等网站收录753篇;出版学术著作230部。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和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被评为全国高校出色科技期刊,河南二十佳科技期刊,是河南唯一连续4次入选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的高校学报,该刊被美国《化学文摘》、俄罗斯《文摘杂志》、英国《食品科技文摘》、美国《剑桥科学文摘》等国际著名检索文献列为固定网站收录刊源,被《中国期刊网》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网站收录,是全国粮食行业权威学术期刊,其学术影响力指标影响因子居河南和全国相同种类院校前列。
革新的培养模式可喜的学生营业额
54年来,广大师生遵循明德,求是,拓新,笃行的校训,形成了博学奉献的教风、勤奋诚信的学风,凝聚了团结进取,务实高效的校风,熔铸了崇尚科学,勇于探索,报国兴学,自强不息的工大精神。学校坚持文化育人,促进了校园文化的全方位建设与学生的全方位进步。开设人文教育公选课,举办系列校园科技文化体育活动,拓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与数目海量、内容丰富的学生社团活动,为大学生素质教育搭建了广阔的平台。多年来,学生就业率一直位居河南高校前列,连续多年被评为河南就业工作先进集体,2025年第三被评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学校紧紧围绕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的定位,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积极拓展革新教育,人才培养水平不断提升。学校一直面向全国招生,为国家输送了7万多名毕业生,大量毕业生已成为粮食、磨料磨具及超硬材料等行业的技术骨干、管理骨干,为祖国的兴盛富强奉献着我们的聪明才智,为学校取得了声誉。
河南工业大学学生富于较强的革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被誉为中国大学生学术科技的奥林匹克的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我校连续5届名列河南高校第一,是全国挑战杯竞赛发起单位。特别在第十一届挑战杯全国竞赛中,我校荣获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以总分270分的成绩位列全国第10名,获得河南首座全国优胜杯。近三年,学生在全国、全省各类大学生科技革新竞赛中,获全国一等奖16项、二等奖26项、三等奖及出色奖86项,省级一等奖43项、二等奖76项、三等奖或出色奖共481项。
2025年,王涛同学获全国大学生五四奖学金,成为全国获此殊荣的10名大学生之一。
2025年,我校粮油食品学院周沛臣同学荣获第五届中国青少年科技革新奖称号,全国仅有24名本科生获得该项奖励。
2025年来,7次被评为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学校获得全国第二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出色组织奖。在河南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中,我校连续三届荣获出色组织奖。在河南第三次艺术教育工作检查评估中,我校被评为一类院校。
河南工业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喜人。学校领导高度看重毕业生就业工作,切实落实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把毕业生就业工作纳入学校目前要紧议事日程,以达成毕业生充分就业和提升就业水平为目的,加大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增强毕业生就业竞争优势,积极发展就业市场,采取有效手段,强力推进毕业生就业工作,毕业生就业就业形势喜人。多年来,学校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位居河南高校前列,连续多年被评为河南就业工作先进集体,2025年第三被评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活跃的对外合作全新的办学方法
学校积极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在粮食精深加工与综合借助、粮食机械、粮食储运、仓厂建筑、粮食经济与物流管理、磨料磨具及超硬材料等方面获得了一批出色成就,有力地推进了行业的技术进步,产生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现在,全国约70%的大中型小麦加工企业、50%的植物油加工企业、90%的大豆磷脂加工企业使用了学校提供的技术。九五期间,学校作为借助世界银行贷款改变中国粮食流通项目的中坚力量,完成大多数核心技术和工程设计,为构建现代中国粮食流整体系作出了突出贡献。十五期间,国家投资337亿元的国家储备粮库建设及粮食物流设施建设重大项目,全部使用学校提供的储藏工艺,同时,学校还承担了1/3工程设计,使国家储备粮库的技术与设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学校负责编制的国家粮食仓库建设标准和设计规范,为国家粮食重大工程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学校充分借助国际优质教育资源,积极拓展中外合作办学,与英国威尔士大学、瑞丁大学联办5个本科专业;与美国9所州立大学、意大利都灵理工大学拓展在校生交流。与24所海外知名大学签订了友好合作协议并维持着紧密的教育、科研合作关系。
2025年开始招收海外留学生。与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谷物科技协会等国际组织维持着好的合作和交流关系;与美国小麦协会、加拿大小麦局、法国小麦协会、澳大利亚国际农业进步中心等进行合作交流;成功举办了联合国粮食物流国际地区研讨会、国际小麦品质及面粉改良研讨会等国际性会议;举办了有14个第三世界国家参加的粮食加工、储藏与检验培训机构;2025年被批准为国家援外粮食储藏技术培训项目承办单位,已成功举办三期援外项目。
2、培养目的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德智体全方位进步,爱国守法,在本学科内学会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常识,具备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管理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能力、富有革新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面向社会需要,面向科技前沿,适应工程技术进步和革新需要,培养德智体全方位进步、学会有关专业范围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常识、具备较强的解决实质问题的能力、可以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备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与普通学术型硕士学位研究生一样,在国内高层次人才培养中具备同等要紧的地位和用途,属同一培养层次的不相同种类型。这种学位种类不同于以往的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不需要实质工作历程,与普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一样,通过全国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选拔录取,在导师指导下进行全日制脱产学习且具备学籍,毕业时达到培养需要者颁发硕士研究生毕业证和硕士专业学位证,双向选择联系就业并正常派遣。与普通学术型硕士不一样的是,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主要面向社会应用需要进行招生和培养,在培养过程中愈加侧重于专业技术技能和应用实践能力的培养。
3、考试报名条件
(一)考试报名学术型硕士及全日制工奥创士
1、考生需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品德好、遵纪守法、身体健康,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或具备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职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两年或两年以上(从高职高专毕业到2025年9月1日),与国家承认学历的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不含自学考试生和互联网教育学生),须以同等学力身份考试报名。
4、自学考试生和互联网教育学生,须在报名现场确认截止日期前获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方可考试报名。
5、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的职员,可以第三考试报名硕士生,但只能考试报名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的硕士;
6、在校研究生考试报名需征得所在学校赞同;
7、年龄一般低于40周岁(考试报名委托培养、自筹经费研究生的考生年龄不限);
8、身体健康情况符合教育部、卫生部规定的体检标准。
(二)考试报名MBA
1、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或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职员;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经5年或5年以上,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的职员;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有2年或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职员。
4、.身体健康情况符合规定的体检标准。
5、年龄一般低于40岁。
4、报名
报名使用在线报名与现场报名相结合的方法。
1、在线报名
2025年十月份(具体见教育部文件公告)天天9:00-22:00,考生可自行登录报名入口(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yz.chsi.com.cn或http://yz.chsi.cn),按报名入口的提示和需要如实填写本人报名信息。
2、现场确认
考生须于2025年11月中旬凭有关证件(具体时间及需要见教育部文件公告)及报名号到在线报名所选择的报考地址缴纳报名费、照相、校对网报信息,信息核对无误后签字确认。请考生对照考试报名条件,不符条件者请不要考试报名。未到报考地址确认网报信息并办理其它有关手续的考生,其网报信息无效。
5、报名需要注意的地方
1、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规定,考生考试报名资格审察将在复试阶段进行,对于不符合报名要求或在考试报名时采取弄虚作假方法,提供不真实信息的考生,一经发现,不论进入招生工作的哪一阶段,我校均有权取消其复试和录取资格;2、通讯地址及联系电话主要用于公告复试、寄发录取公告书等工作,考生务必认真填写通讯地址(省、市、县、区域、门牌号或信箱号、邮编、名字等)及联系电话,此信息需要在2025年7月前有效。考生所填信息需要详尽、准确,如因地址不详或电话没办法联系等缘由而没办法投递或公告不到考生等问题,我校概不负责。
3、同等学力考生不能跨专业考试报名,复试时需按规定加试(笔试)两门所报专业本科阶段主干课程,所选加试科目不能与初试和复试科目相同。
4、考试报名定向培养、委托培养的考生需与定向、委培单位及我校签订三方协议,协议可在我校研究生部网站招生信息栏下载。
6、考试:
(一)初试
1、初试日期及地址
(1)时间:约在2025年1月(以教育部公布的时间为准,详见《准考证》上规定的日程);
(2)地址:考试地址均由考生现场报名时报考地址统一安排考场。
2、初试科目
考试考哪几科:含政治理论、外语、两门业务课(除教育学),其中政治理论、外语(英语一或日语)、数学(一)(或数学(二)或数学(三)、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由全国统一命题,其他业务课由我校命题。政治及外语满分均为100分,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各类数学、业务课满分均为150分。各科考试均为笔试,请考生依据考试报名的专业选定考试考哪几科。
(二)复试
1、复试时间:4月初,具体时间另行公告;
2、复试地址:河南工业大学;
3、同等学力考生复试时需加试两门大学本科主干课程,加试科目见招生专业介绍备注栏;
4、各硕士点复试科目及复试方法另行公告。
7、录取
考生的初试成绩、复试成绩按肯定比率折合成综合成绩,再结合考生政审和体检状况,择优录取。
8、学习年限
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为三年,全日制专业学位学习年限为2年,工商管理硕士学习年限一般为2.5年,工商管理硕士在职学习时间一般3年。
9、其他要说明的事情
1.我校的复试分数线为国家A类区域初试合格线。
2.凡第一志愿考试报名我校并线上录取的考生(除MBA外)一律享受公费生待遇,免收学费并提供生活津贴。
3.对于申请调剂到我校的考生实行打折收费,申请调剂我校的所有专业仅收取部分培养费。
4.学校设有出色学生奖学金、专项奖学金等,每年评选一次,用以奖励学习成绩出色、科研能力突出的在校研究生。
5.我校不对任何考生提供往年考试试题,也不举办任何形式的考研辅导班。初试、复试及加试科目参考书由考生自备,我部不负责代购等。
10、联系方法
单位名字::河南工业大学 单位代码:
10463
学校地址:河南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莲花街, 邮编:450001
办公电话:0371-67756822, 传真:0371-67756822
研究生部主页:http://www2.haut.edu.cn/gradstu/index.asp E-mail: master@haut.edu.cn
研究生部招生联系人:孙老师 E-mail: sxd@haut.edu.cn
学 院 联系人 联系电话
食品工程学院 马老师 67789766
生物工程学院 惠老师 67756843
土木建筑学院 熊老师 37789526
机电工程学院 田老师 67758629
电气工程学院 宁老师 61158634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杨老师 67756529
管理学院 魏老师 67756953
经济贸易学院 李老师 67756313
法学院 张老师 67756349
理学院 张老师 61156786
材料学院 栗老师 67758728
外语学院 闫老师 67756796
新闻与传播学院 祝老师 67756791
注:以上说明如有变动,以教育部发布的研究生招生政策为准,请考生随时关注我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站上最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