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北京十月9日讯(记者高靓)9日,教育部办公厅等七部门发布了《关于教育支持社会服务产业进步提升紧缺人才培养培训水平的建议》,加快推进社会服务产业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家政、养老、育幼等范围紧缺人才培养培训水平。
《建议》提出了健全学科专业布局,重点扩大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规模,加快培养适应新业态、新模式需要的复合型革新人才,积极培养高层次管理和研发人才,支持从业职员学历提高,鼓励院校广泛拓展职业培训,完善教学标准体系,建设优质课程教程资源,拓展1+X证书规范试点,推进校企深度合作,鼓励学生革新创业,塑造双师型教师队伍和广泛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等13项任务手段。
据悉,社会服务产业紧缺人才培养将以面向社区居民的家政服务、养老服务、中医药健康服务、托育托幼等紧缺范围为重点,对接管理、经营、服务、Supply chain等职位需要,合理确定中职、高职、本科、研究生等不相同种类型、层次学历教育有关专业和职业培训的人才培养目的、规格。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中国特点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等项目推行过程中,向家政、养老、育幼等有关范围专业倾斜。在家政服务、养老服务、托育服务等范围率先拓展1+X证书规范试点,同步探索建设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