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研网首页 > 考研资讯 > 招生简章 > 正文

中国中医科学院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点击数:5000 发布时间:2025-08-18 收藏本页

阅读正文

中国中医科学院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中国中医科学院成立于1955年,是国家里医药管理局直属的集科研、医疗、教学工作为一体综合性中医药研究机构,是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建设的第一所中医药科研、医疗和教育基地。
1978年恢复高考考试后,经教育部批准中国中医科学院成为首批具备博士授与权的单位。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中医科学院建院60周年贺信中指出“60年来,中国中医科学院发展进取、砥砺前行,在科学研究、医疗服务、人才培养、国际交流等方面获得了丰硕成就。以屠呦呦研究员为代表的一代代中医人才,辛勤耕耘,屡建功勋,为进步中医药事业、造福人类健康作出了要紧贡献。”

  中国中医科学院现有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三个一级学科所涵盖的所有二级学科专业的博士、硕士学位授与权,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与权,具备中医博士专业学位授与权、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授与权和在职职员申请学位的资质,科研教学力量雄厚,下设18个研究所、6家医疗机构和研究生院、中医古籍出版社、中医杂志社等单位;拥有诺贝尔奖获得者1名、两院院士5名,国医大师7名,全国名中医7名,岐黄学者27名,1000多名高级专家和研究员等组成的导师队伍。
60多年来,在中医药基础理论、重大疾病中医药防治及中药新药研发等多方面获得显著收获,以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屠呦呦研究员为代表的我院科研工作者获得了包含诺贝尔奖和国家最高科技奖在内的国内外各级科技奖励700余项,其中国家科技奖52项(第一完成单位),全国十大科技收获及全国科技大会奖18项。在抗击新冠疫情中,中国中医科学院组建了第一支国家里医医疗队援鄂抗疫,医疗队集体、多位个人遭到国家表彰,并研制了第一个抗疫新药“化湿败毒颗粒”,其科研成就出售费1.5亿元将全部用于中医人才的培养。自1978年招收研究生以来,已为中医药事业输送了一大量学术领头羊、行业管理专家、学科骨干人才,为中医药事业进步做出了关键的贡献。

  中国中医科学院根据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期望广大中医药工作者增强民族自信,勇攀医学高峰,深入挖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推进中医药现代化,推进中医药走向世界,切实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大家的宝贵财富继承好、进步好、合理的利用,在建设健康中国、达成中国梦的伟大征途中谱写新的篇章”的指示,一直坚持“四为”方针,“十四五”期间将围绕“做大做强中国中医科学院”的总体目的,秉承青蒿素精神,推进科技革新工程、中国中医科学院大学筹办建设等一系列重大项目和要紧举措,加快高层次人才的革新培养。为适应党和国家事业进步需要增进和维护人民群众健康,不断推进中医药事业进步和人才队伍建设。

  1、培养目的

  培养德智体全方位进步,学会本学科坚实宽广的专业理论和系统的专业技术,具备从事本学科科研、教学、医疗等工作的高层次学术型专门人才与具备较强解决实质问题的能力、可以承担专业技术工作、具备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业人才。

  2、培养种类、方法及学制

  (一)培养种类

  1.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以培养从事专业基础研究或应用基础研究的研究职员为目的,侧重于学术理论和研究能力的培养,学生毕业时授与相应学科门类的学术型学位;

  2.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以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为目的,侧重于从事中医学或中药学实践工作能力的培养,学生毕业时授与专业学位,包含中医硕士专业学位、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

  (二)培养方法:全日制、非定向

  (三)学制:学制为3年,最长学习年限(含休学和保留学籍)不能超越5年。

  3、招生规模

  根据教育部下达的计划指标数和推免拟录取后的指标数进行测算,2025年预计招收硕士研究生人数与上一年度持平(包括推免生,详见招生专业介绍),最后以教育部实质下达的招生计划指标数为准。

  4、考试报名条件

  (一)中国公民;

  (二)拥护中共的领导,想为祖国建设服务,品德好,遵纪守法;

  (三)身体健康。体检标准参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建议》(教学﹝2003﹞3号);

  (四)考生需要符合下列学历等条件之1、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录取当年9月1近日需要获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一般应有学士学位)。

  2、具备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职员(一般应有学士学位)。

  3、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职员可第三考试报名硕士研究生,但学校不提供奖学金。

  (五)考试报名专业学位资格需要

  1、考试报名中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专业代码为1057**)需要为统招五年一贯制(不包含专升本和专接本)的应届或往届本科毕业生,依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印发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和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培养策略的公告》(学位﹝2025﹞9号)文件规定,并须符合中医医师考试考试报名条件规定的专业需要(本科毕业专业为中医学、针灸推拿学、中西医临床医学)及北京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需要(已参加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正在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退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职员均不可以申报);复试须参加临床专业技能考核;入学后采取专业学位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接轨的培养模式,毕业后授与中医硕士专业学位。

  2、考试报名中药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专业代码为105600)主要同意医药专业类毕业生考试报名,也同意有关学科的专业(理、工、农有关专业)考生考试报名。

  (六)外语水平需要:英语四级(CET|4)425分以上(含425分)或全海外语水平考试(WSK)等可以体现相当水平的外国语考试成绩和证书。

  5、报名

  包含在线报名和网上确认(现场确认)两个阶段。应届本科毕业生原则上应选择就读学校所在省(区、市)的报考地址办理在线报名和网上确认(现场确认)手续;其他考生应选择工作或户口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指定的报考地址办理在线报名和网上确认(现场确认)手续。

  (一)在线报名。

  1、在线报名时间:2025年十月5日~25日,天天9:00~22:00(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网报信息,逾期不再补报,也不能再修改报名信息)。网上预报名日期:2025年9月24日~27日,天天9:00~22:00。

  以上时间以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最后公布为准。

  2、报名步骤

  考生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网址:http://yz.chsi.com.cn,教育网址:http://yz.chsi.cn,以下简称“研招网”)浏览考试报名需知,按教育部、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报考地址与考试报名招生单位的网上公告需要报名,凡不按需要报名、网报信息误填、错填或填报不真实信息而导致不可以参加考试或不被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二)网上确认。

  所有考生(含推免生)均须根据报考地址确认网报信息,并交费和采集本人图像等电子信息。

  网上确认时间由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依据当地区考试报名状况确定公布。

  6、综合考试类别

  (一)全国统考科目

  306临床医学综合能力(西医类):300分;

  307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中医类):300分

  350中药专业基础综合(自命题):300分。

  (二)自主命题科目(相应考试概要及参考书目另行公布)

  701中药综合:300分;

  702药学综合:300分;

  703中医药信息学:
150分;

  704中医基础理论:
150分;

  801中医药文献检索:
150分。

  7、初试

  (一)准考证打印

  考生请于考试前10天左右,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自行下载打印《准考证》。

  (二)初试日期和时间:2025年12月24日至12月25日,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

  (三)初试成绩请于2025年3月初在中国研招网查看。

  以上均以中国研招网公布的时间为准。

  8、复试

  (一)我院依据教育部发布的“全国初试成绩基本需要”,结合生源和招生计划等状况,自主确定初试成绩基本需要,分专业、分类别划定复试分数线。

  (二)复试前对考生的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学历证书、学生证等报名材料原件及考生资格进行严格审察,对不符合规定者,不予复试。

  对考生的学历(学籍)信息有疑问的,考生在复试前需提供权威机构出具的认证报告,未能按时提供者,不予复试。

  (三)复试根据肯定比率进行差额复试,具体比率由我院依据生源和招生计划状况确定。复试名单、时间、地址、内容范围、方法由我院自定。详细复试方法和程序将于2025年3月在我院研究生院网站公布。全部复试工作在2025年4月底前完成。

  (四)外国语听力及口语测试在复试中进行,成绩计入复试成绩。

  (五)对所有拟录取考生进行复试,依据教育部需要:如有必要,可第三复试。复试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六)调剂工作的具体需要和程序按教育部有关政策确定并公布。届时,考生可通过“研招网”调剂服务管理软件填写考试报名调剂志愿。

  (七)体检:考生体检在拟录取阶段进行,体检须在我院指定的医院进行。我院参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联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建议》(教学〔2003〕3号)需要,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测试有关问题的公告》(教学厅〔2025〕2号)规定实行。入学报到后将进行体检复检,详细情况见当年《新生入学需知》。

  9、录取

  (一)依据国家实质下达的招生计划,考生入学考试的成绩(含初试和复试)并结合其平常学习成绩和思想政治表现、业务素质与身体健康情况择优确定拟录起名字单。考生考试诚信情况作为思想品德考核的要紧内容和录取的要紧依据,对于思想品德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二)考生因考试报名硕士研究生与所在单位产生的问题由考生自行处置。若因此导致考生不可以复试或没办法录取,我院不承担责任。

  (三)新生须本人按时报到。不可以按时报到者,须有正当理由和有关证明,并向招生单位请假。无故逾期两周不报到者,取消入学资格。应届毕业生入学时未获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者,取消录取资格。

  (四)新生报到后,进行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专业素质、健康情况等全方位复查,发现有不符合标准者根据我院有关规定进行处置。

  (五)录取为学术学位、中药专业学位的硕士研究生新生,如录取后因特殊缘由不可以如期入学,应在入学当年5月底前申请保留入学资格。申请保留入学资格须由本人提出申请,经导师、培养单位及研究生院赞同,可保留入学资格1年再入校学习;录取为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的研究生新生,不可申请保留入学资格。

  (六)根据我院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和课程设置安排,学术学位和中药专业学位的硕士研究生第一学年在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苏州)校区进行培养。

  10、学费收费标准及奖助学金政策

  (一)学费收费标准

  依据财政部、国家进步改革委员会、教育部《关于健全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的建议》文件需要实行收费规范,并根据国家和北京拟定的学费收费标准收取学费。具体标准为:学术型硕士研究生8000元/学年/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10000元/学年/生。

  (二)奖助学金

  录取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考生,入学后按有关规定享受研究生奖助学金。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奖助体系由研究生奖学金与研究生助学金两部分构成。奖学金包含国家奖学金、学业奖学金、出色学位论文奖、志愿服务奖学金、社会实践奖学金等;助学金包含国家助学金、“三助”职位津贴、困难补助金等。

  十1、联系方法

  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介绍以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网站发布的信息为准。如遇国家颁布新的研究生招生政策,将作相应调整,并准时予以公布。

  单位代码:84502

  联系部门:中国中医科学院招生办公室

  地址:北京东城区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大白楼716室(邮政编码:
100700)

  电话:010|64089480,64089478

  联系人:翟老师高老师

  传真:010|84034357

  网站:http://yjstcm.ac.cn/或http://portal.pgtcacms.cn/

  公众号:a01064014411|3380中研招办

  QQ咨询交流群:326166748

  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5年9月24日

考研网,为考生提供考研时间,考研报名,考研培训辅导,院校专业信息,考研准考证打印,考研分数线,考研成绩查询,考研复习资料,考研复试调剂,考研真题下载以及线上考研辅导课程学习。

Copyright(c)2018-2025 招研网(https://www.gdgse.com/)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127099号

招研网(https://www.gdgse.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