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结构化面试呢?白话讲,看着有点像审犯人。你是被告,给你一张桌子,一张椅子,坐好,对面坐了一排人,根据教育部的需要,大于等于五个,人数需要是单数。最中间坐的叫主考官,然后左右护法叫考官,侧面坐的那个一脸无辜的青年,不是你的辩护人,是被抓来作记录的学长或着学姐。形式一看就懂。为何叫结构化呢?结构意味着标准,人是活的,但规矩是死的。评分标准、时间、大多数问题都确定好了,有些学校是进场之前抽签,抽好了筹备然后进来,你前面的人考试的时间就是你的筹备时间。
面试一般会由自我介绍开始并进行,由于老师不认识你,先进行自我介绍是复试得以进行下去的常理,要不然就会看上去不自然和生硬。因此,自我介绍就成为筹备的重点,整个复试的进行可以说是围绕你的自我介绍的内容进行的。老师通过你的自我介绍里边的内容可以大概知道你,然后会以自我介绍里边的某个有兴趣或是有疑问或是有内容可做的某个点进行展开式提问。因此,自我介绍需要精心筹备,对里边涉及的每一个内容都要进行模拟面试,假设老师就某个地方进行提问,你怎么样回答。如此你就有备而来,不会太狼狈,成效会好些,从而得到老师的认同度也会高些。
假如复试是采取抽取题目式样进行,老师一般也会就你对该问题的回答内容进行展开式提问。解决这个问题第一是需要平时的考虑和积累,二就是在回答时,尽可能使我们的回答内容与自己熟知的常识有关,如此自己有储备,回答的结果会好些。
法硕的结构化面试,假如涉及到专业范围了,还是需要你的思维快一些。他跟笔试一定不同。笔试可以慢慢想,面试不可以。所以给大伙再捋顺一下思路,若是刑法有关问题,特别是考分则的,你就从犯罪的构成要件开始剖析,别的大可不必赘述说。民法则需分主观、客观两方面作答。
总之一句话,尽可能放松。反正面试的时候你们大家都不认识哪个。考官越多,说明他们越心虚,是吧。
若是英语口试,大概是外语系的两三个老师过来跟你聊两句。不需要紧张,只须你不是国际法学院的,对于口语需要就不那样大。英文自我介绍筹备一个,熟读,不需要背的太熟,特别是英语功底不是特别扎实的,背得太熟老师一开心多问了几句容易露馅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