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旭 实习生李卓)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阶段已经结束一周多了。同学们在放松休息的同时切记不可过于松懈,别忘了还有复试这一关在等着你。研究生复试中最为关键的是综合面试环节,这也是同学们最为关心和担忧的环节。日前记者采访了几位已经成功考上了研究生的同学,让他们来谈一谈自己当年参加研究生复试面试时的经验,以给大伙提供一些参考。
遇见难点千万不要说我不了解
现于日本九州工业大学读博的王同学硕士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材料工程与科学专业。提起当年参加北科硕士研究生复试的历程,他回忆:当时我是面试小组名单里的最后一个。面试从早晨8点开始进行,轮到我时已经是中午11点40了,老师们当时的状况不言而喻。我是如此说开头语的:英语里有句谚语叫last but not least,意思是最后的一个并非最无关紧要的一个,这个开头令在场的老师们提了一下神。
在下面的面试中,有一个问题难住了他,他直接对老师说:这个问题我不太了解,但我可以猜想一下吗?老师微笑着点了点头。他开始根据我们的思路试着回答问题:一般来讲......但我觉得......所以说......。
王同学说:后来听导师说我的面试分数是所在小组里最高的。所以面试时遇见不会的问题也要努力回答,千万不要只说一句:我不了解。
给老师引导你答对问题的机会
硕士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数学专业的罗同学今年再一次走进了考场,参加了MBA入学联考。时隔多年又要第三面对考研复试的他提醒大伙:复试时专业基础非常重要,基本的专业常识必然会被问到的。罗同学说:老师们不会太难为人,面试问题以基本专业常识为主,偶尔会提一些扩展性问题。学霸们总能取得老师们赞许的目光和频频点头。学渣们总能引起老师们的质疑和惊讶,如何连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了解。身为普通学生,不丢人即可过关。他还建议:在面试时态度要谦虚,多和导师进行分析,遇见不会的地方,可以针对问题本身提一些开放性问题,给导师引导你答对问题的机会。
现于内蒙古大学新闻学专业读研的邢同学报料:面试时老师们也是有分工的,有人唱白脸,有人唱黑脸。你会发现负责唱黑脸的老师一直在疯狂地找你的茬、挑你的刺。他觉得:遇见这种情况,假如你感觉自己说的确实有道理,必须要据理力争,但要有礼貌,切记不可顶撞老师。但假如老师挑刺挑的对,就要勇于承认我们的不足之处。
找导师不如把心思用在好好复习上
2025年,白玛同学以总分398的高分考取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提及网上时尚的考研复试前多联系导师、找导师面议、甚至是给导师送礼物的建议,她说:我感觉如此做没多大用处。北师的导师们方正质朴,还是把心思老老实实地放在复试的复习上吧。
白玛同学提醒同学们,复试前对每一个导师的研究方向知道一些非常重要,可以在中国知网下载导师们发表过的论文进行研究。除此之外,重新将初试时复习过的入门知识看一遍也非常必要,文科类专业对考生专业素质和个人常识面需要较高,多看一些书在回答问题时思维会灵活一些。
积累自信 维持平时心态
现于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专业读研的封同学介绍,无论是笔试还是面试,考研复试的内容与初试相比都更为广泛、深入。她建议专业课的复习第一要打造学科常识的框架感,随后以框架为准填充具体内容,丰富细节常识。她说:法律学科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所以复试时会对热门案例有所考察。在进行复试筹备时可以整理一些相应热门事件,多与身边的同学进行法律剖析的讨论。
封同学还提醒大伙,面试不止是常识层面的考察,还涉及到心理素质、礼貌仪态与飞速剖析问题的能力,所以也要在这三方面要进行适合训练。但总体而言,考研面试的考官都是老师,所以无论从氛围还是包容度上都不会给大伙导致太大心理负担。只须踏实复习,在提升实力的基础上累积信心,以一颗平时心面对考研复试,最后的结果肯定不会令你失望的。